盘点传统暗房技法
现在越来越强大的PHOTOSHOP似乎无所不能,在全民同P的今天,我们特别找到了三位胶卷极盛时代的后期老师傅,和他们一起怀念一下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后期技法,以及那个属于毛笔刮刀的时代。
三位资深技师经验分享
“那个年头,修片师是环境设计师、美容美发师、服装设计师、灯光造型师的综合体。
这些都是我们的基本功”。
苦修内功初级技法:修点
胶卷时代的后期修片,通常都要经历两个环节:一个是在底片冲出来后直接对负片进行修整——给那些曝光不足的细小“颗粒”或区域加以覆盖;一个是在片扩印出来后,再用毛笔和刮刀在照片上修整影纹。
无论在哪里进行修整,修片的初级基本功都一样——你先得没完没了地修点。填涂白点刮掉黑点。你需要练习毛笔的笔法、刀法,掌握墨汁的浓淡。
修片工具:裸露5厘米铅笔芯的中华牌HB铅笔,这样才比较有弹性。
刮刀练功时间:两个月到四个月
类似于PHOTOSHOP:图章功能
应对自如中级技法
去脸部斑点、皱纹、修立体轮廓、调匀色调
左图:照片损毁,有白点白线,人物眼睛无神 右图:修整后
上世纪80年代从照相馆拍出的家庭照,人们脸部的那种饱满光润成了似乎成了一种时代特色,不是那时候人们和现在人长得不一样,而是相馆拍出的每一张照片都要经过修片师傅对脸部的常规修整。
皱纹及眼袋:在底片上,皱纹的纹理以及眼袋的阴影在是白色的,修片时用铅笔填充在其中,以减少感光。如果皱纹比较深,就需要在照片上进一步加工,用刮刀进行一层一层的削减。这需要修片师懂得生理结构——稍不留神就会把脸部修肿。
轮廓修整:“胖子变瘦”就是压暗脸部轮廓,在颧骨鼻梁等处增加立体感;“瘦子变胖”就是就淡化立体感,法令纹笑纹都修的两边均匀柔滑,感觉人就胖了。这种技法很像帮人们在照片上化妆,做好了,脸部很立体;经验不足就会造成影调不均匀。
修片工具:七紫三羊毛笔(紫毫七成,羊毫三成)。两三厘米长的三角形柯达刮刀——像个红缨枪一样,很锋利也有弹性。这种刀通常是由美国进口,非常珍贵的舶来品,市面上没卖。老师傅会珍藏下来,传给徒弟。
练功时间:一年到两年
类似于PHOTOSHOP:图章功能、加深减淡工具、磨皮、液化
左图:换底色前 右图:换底色后
所向披靡高级功力
让闭上的眼睛睁开、给人物戴帽子换衣服、残片复原
左图:无帽子原照 中图:在原照上贴上帽子 右图:最终合成效果
当后期修片功力达到这一步的时候,状态就像等待挑战的“独孤求败”了,灵活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法,皆能化腐朽为神奇,空间转换、时间扭转无所不能,不断挑战“不可思议”的极限。
让闭上的眼睛睁开:闭眼或者是半闭眼的照片,可以在修片师傅手下重新“开眼”。先在底片上用刮刀把眼睛的轮廓刮出来,包括眼球、眼线。每一刀都是有轻重缓急的——眼线不能死黑一条,要中间深两边浅刮出层次感;眼球上面要有高光点,瞳孔要有透明度和圆弧度,像真的眼球一样。这完全靠师傅的综合经验和纯熟的手上功夫。修片师傅没事就
要找废底片练习。
给光头老人戴帽子:家属希望将一张过世老人的照片加上一顶帽子。修片师先寻找到适合年龄、季节、气质、光线、角度以及底片厚度合适的戴帽人物照,把帽子部分剪下拼贴在光头照片上。翻拍后在底片上将接缝、痕迹修掉,并在照片上修出背景层次,使之完美融合在一起。这种方法也可以进行给顾客加上皮大衣、更换发型等类似操作。
残旧照片复原:存放不慎导致照片药膜烂掉,画面模糊不清。先对原照进行翻拍,在底片上修掉大的斑点并对严重欠缺层次的暗部进行减淡(衣领处,并刮出衣领纹理);扩印成照片后对照片人物五官面部进行勾勒加强;再次翻拍为底片进行细节修整,最后扩印成复原照片,两次翻修后照片恢复神采。
修片工具:刮刀、铅笔、毛笔、修像油、棉花、洋红色彩
练功时间:三年以上
类似于PHOTOSHOP:图章功能、加深减淡工具、复制、锐化
左图:照片污损,人物牙齿不整 右图:修整后
左图:照片药膜严重损毁,人物五官不清 右图:修整后
后期技法成就的经典照片
1. 1860年时“眼见为实”已不再成为真理
了。这幅林肯的照片实际上是在参议员约
翰·卡尔霍恩的身体上安了林肯的头。
2. 在《雷锋学射击》这张宣传照中,
右边的战士被后期修掉,毫无痕迹。
写在最后的话
为做这篇稿子采访了三位前辈,他们的高超技艺各有精彩,短短篇幅无法尽数呈现。不过我最深的感触是,在那时侯师傅们的字典里竟没有“修不了”的概念,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下,用不可思议的细致及创造力制造出奇妙效果,相较于现代科技,他们修过的片子更有一股活生生的、温暖的气息。如今这些纯手艺的技术似乎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但那些如传奇般的效果转变以及背后的故事,都永远的凝结在了这些精心修整过的照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