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管是单反相机、单反镜头,还是大变焦比相机,甚至一些小卡片机上都有了防抖功能,这确实是能提高手持摄影成功率的好功能。但是你了解防抖的原理吗?不同防抖之间有什么差别?防抖的未来在哪?就来看我们一一解答。

防抖结构的历史

你知道吗?如今大热的防抖功能已有16年的历史。先来一起回顾防抖的发展过程。

第一台防抖相机

第一台搭载防抖功能的相机是1994年尼康生产的“zoom 700 VR QD”不可换镜头胶片相机,镜头内装有防抖装置。VR是Vibration Reduction(减小震动影响)两词的首字母,这一称呼也延续至今。不过直到2000年尼康才推出第一款搭载防抖功能的单反镜头,尼克尔Ai AF VRED80-400mm F4.5-5.6D。

第一支防抖镜头

在单反镜头领域, 第一款搭载防抖功能的是1995年佳能推出的EF 75-300mm F4-5.6 IS USM。在推出时震惊整个业界,也同时使佳能EF自动对焦镜头的知名度逐渐提高,这套系统被称为佳能的IS(Image Stabilizer)光学防抖系统。它主要是通过镜片的运动来补偿相机的晃动。

第一台防抖数码相机

到了数码时代,第一台搭载传感器防抖的数码相机是2003年美能达的DiMAGEA1,为不可换镜头相机。2004年柯尼卡美能达的α-7 DIGITAL是第一台在机身上加载防抖功能的单反相机。虽然柯尼卡美能达随后被索尼收购,但柯美的防抖技术在那个年代依然被人称赞。

关于抖动与防抖

“电子防抖”?“数码防抖”?“镜头防抖”?“CCD防抖”?究其根本就是光学防抖和

非光学防抖之分。

想要防抖,就要先了解抖动。这样才能看出不同的防抖功能各有什么特点与优势。在数码相机刚开始普及的那几年,各种防抖功能的宣传铺天盖地。究其根本就是光学防抖和非光学防抖之分。非光学防抖无非是提高感光度增加快门速度──这明明是最基础的拍摄技巧,却被厂家“强取豪夺”拿来做了机器的卖点;利用机内算法对模糊图像的边缘进行补正──有点像Photoshop的锐化功能,显而易见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是经过这几年市场的大浪淘沙,那些“假防抖”的宣传噱头基本不见了,只剩下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光学防抖。当然,最近又新推出了拍摄多张照片再合成较清晰图片的“类防抖”功能。

相机抖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相机向前后左右方向倾斜形成的角抖动,二是相机相对于被摄体平行移动的平移抖动。被摄体越远,角抖动的影响越明显。比如,拍摄远处的物体,照相机相对于被摄物体水平移动1mm对图片清晰度的影响不大。但如果镜头前端以机身为轴向下转动1mm的话,会对图片清晰度产生较明显影响。如果是微距拍摄等离被摄体很近的情况,水平抖动的影响更大。一般相机和镜头会搭载角速度感应器或线速度感应器来解决这两种抖动。例如佳能EF100mm F2.8L micro IS USM镜头,同时搭载了角速度和线速度两种感应器。

1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