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微光计划第三季的第 5 篇稿件
作者将获得1000元稿酬
我在老B公司上网看教程,老B凑过来问我:“在看啥呢?”
“哦,在看怎么调日系色调。”
老B一幅开玩笑的表情。
“那学到了吧,来吧,帮我调一张,帮我调成日系小清新。”
……
“这个拍摄的内容都不日本也不小清新,我怎么调啊……”
“说得对啊!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啊!并没有什么固有的调色方法可以调出所谓的日本味儿。
的确欧洲美国日本韩国这些常被摄影人挂在嘴里的地区审美上会有不同,但色调什么的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拍摄画面中展现的细节才是重要的啊。”
老B喝了一口水,接着说。
“欧美风根本就是错的,欧是欧美是美,日韩风也是错的,日是日韩是韩,
准确来说,欧洲和日本的审美逻辑比较接近,美国和韩国的审美逻辑比较接近,一边是老贵族,一边是暴发户。
要说好这个需要大量的文化知识,既然说到什么“日式调色”,我也只能很肤浅从摄影画面上简要分析一下
——欧是哪个欧、美是什么美、日是谁的日、韩是何时韩?至于画面元素,那些真的要好好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才会懂。
一、日是谁的日
首先,什么什么“风”只能代表这个地区一种大致的审美,举个例子,森山大道,筱山纪信,荒木经惟,以及他们的后辈米原康正,谁代表了我们常见的“日式风格”摄影?
应该是筱山纪信,其他的都不是。森山的大反差其实偏向美式,
森山大道 《北海道》
米原机顶拍的是直打,即使拍的是美女,却是接近一些现代新闻摄影、纪实和观念的拍法,
米原康正
荒木是很优雅地注重暗部影调,是纯正的日式美学,但却并不是我们今天说的“日式风格”(想理解,不要老看他拍的人啊,看看他拍的花啊),只有筱山纪信,那种柔和的过渡,明亮的色调,淡彩,才是我们说的今天的“日式风格“”。
不瞒你说,荒木才真正代表日本这个民族的审美——“最美不过生命凋零前的绽放”,花火、切腹,这个美学逻辑深深渗入日本文化每一个细节里。不理解这个,怎么能理解真正的日本摄影?
《花曲Flowers》——荒木经惟
当然我们今天看到的日式风格是这样的
[新垣结衣(19岁)] – 熊谷贯
看得出日式摄影强调这种柔和的过渡,较低的反差,这种经过改造的日式虽然不是日本民族本来的美学,但比较符合东方美学中“内敛”,不是很刺激的大反差,所以我们也比较容易接受它就是日式摄影的形象。
而绝不是米原康正。
而绝不是米原康正。
而绝不是米原康正。
说到这,大概也已经知道,明亮,过渡柔和,稍低的饱和,阳光,温暖,其实符合这些条件,然后画面里少出现一点不太日本的元素,就已经很日式了。降饱和,减反差,稍提高光等都是达到这种效果的好办法。
二、欧是哪个欧
欧式风格这个优秀理解,众所周知的“古典欧”和“简欧”。从古希腊、罗马就传承下来的繁复的花纹、美丽的雕花、伟大的巴洛克、伟大的维多利亚时代,和今天真正流行于世界的丹麦挪威瑞典极简的北欧风、性冷淡、宜家、北欧家电,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欧式风格”。
Saint John’s Co-Cathedral
宜家家居
无论是哪一种,其实欧洲人还是很看重立体感的,画面上还是喜欢多一点暗调,也不难看出,北欧风格和现在的日式非常接近,只是日系的喜好比北欧更明亮一点。
我们今天说的摄影里的“欧美风”,很多人其实就是特指北欧风,这个风格和日系很像,至于不同的地方,我们抛开颜色和其他的因素,就用一个色阶粗略说明一下。
日式和欧式,都要将灰块向左拉一点,然后欧式是将黑块向右一点提升影部,日式是将白块向左移动一点提升亮部。
另外北欧比日式更偏冷,色调上稍冷。
三、美是什么美
老美就是个暴发户。
美式审美就是刺激——巨大的冲突、大开大合、巨大的颜色或亮度反差、敢黑敢曝,现代广告摄影中受美式风格影响最严重
老美是高光和轮廓光的爱好者,强调质感和结构,很硬朗的风格,在摄影中,就是轮廓光先行的大法,将轮廓打出来后用窄光照亮局部是常用的方法,不愧是一个横刀跃马的民族。
所以美式风格也不难想象,色块的冲突,中灰部分加暗,高亮部暖,暗调冷(常见的紫到黄渐变映射叠加就是个例子)
刚才的色阶图来理解,黑白都向中间靠拢一点,灰块向右稍过去。叠加高光黄暗部稍蓝的的渐变映射。加大冲突,更戏剧化,刺激。
可以,这很美国。
四、韩是何时韩
宇宙都是大韩民国思密达的,韩风是最极端的形式,论文化历史,一个20世纪初妇女上身还不穿衣服的民族实在不好说,即使扯上新罗和高句丽这些出来说事,特么历史课本没法看还是没法看啊……
这个民族的民族性就是自卑,事实无法辩驳,不然着领先全球的整容技术是怎么回事?
当然19世纪之后中国也好不了哪去,五十步笑百步吧。
但是讲道理,韩国这十几年进步得太快了,他们骨子里是美式审美,但又喜欢日本的底蕴。
这听起来挺像贬义的,怎么和“相当婊子又想立贞节牌坊”一样??
其实不是,韩国人民的确是有点聪明才智的,旁边日式风格已经将忽然将东方面孔定型了一个很好的样板,韩国一开始的时候其实摄影风格也是很像日本,但他们居然硬生生边缘创新做出一个标识性很高的效果。
日式的高明度,美式的强烈色彩对比,居然就结合起来了,大写的服好么思密达。
这个真的没法调,亮度上比日式还要亮,基本靠搭配出来的颜色向美式靠拢,和美式的大红大紫又不同,韩式就是一片粉红粉紫少女心,好吧,你们赢了。
说完欧美日韩最后,再说个沉重的题外话
五、中又是什么中?
很遗憾,暂时没有流行起来。
现状就是,国内的摄影圈,除了被抨击最多的“老法师色调”——千篇一律的浓郁色彩、不懂拿捏尺度的HDR外,仿佛大家都在各种求“欧美色调”、“日系色调”。又怎么能有受大家欢迎的中式风格呢?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曾经,我们也有郎静山这样的大师,为摄影注入中国元素的内核,不但是从内容上,也在技法上将中式美学融入摄影。
郎静山的集锦摄影,仿国画、重意境、师古法,在形式上模仿传统国画,题材和主题意趣,多取自古画、古诗词,是中国绘画风格和摄影技法的统一。
今天,我们也有孙郡这样的探路者,但要形成一个地域性的审美风格,我们的路还很长。
孙郡,中国摄影艺术家,其作品融入了绘画的表现手法,注重画面和故事的结合,意境深远,被媒体誉为“摄影诗人”。
希望每一个摄影人,也能像他们那样独立思考,而不是盲从。
各位,你的照片更偏向于哪种风格?
你心目中的中式摄影应是什么样?
请在评论中告诉我们
作者:惊奇影像
编辑:高能
投稿邮箱:wgprojec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