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的名义,着眼创意鼓励创新

2012“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亮相798艺术区

10月11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摄影报社与南海区文体旅游局、南海区大沥镇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12“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在北京798艺术区“悦•美术馆”隆重开幕。作为首个主打创意摄影品牌的全国性摄影活动,“伯奇杯”在连办两届之际亮相京城,在艺术氛围浓郁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向各界人士展示中国创意摄影的现实生态。

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王瑶,广东省文联巡视员廖曙辉,中国摄协副主席邓维、李伟坤、罗更前,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王郑生,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顾立群、高琴,中共南海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志刚、南海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周晓勇、大沥镇党委委员丁坚和数百名来自时尚界、传媒界、艺术界、广告界、摄影界的专业人士和发烧友出席开幕式。

王郑生在开幕式上致词。他说:“我们希望‘伯奇杯’在全民参与基础上,打造成具有相当学术性和专业影响力的全新平台,促使更多的摄影人从“无拘无束玩后期、尽情尽兴PS”,走向专业、走向市场,让摄影在创意文化产业大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更希望这一大展能够在呈现出中国摄影界当下丰富多样的摄影形态的同时,推动我国摄影业界生态乃至创意教育与时俱进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摄影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次大展在2011首届“伯奇杯”的成功举办获得品牌效应的基础上,收获来稿24479幅,经评选,134位摄影人的154幅作品脱颖而出,分享各项荣誉。

悦•美术馆500平方米的展区分成两个空间区域。展示方式遵循学术原则,凸显专业水准,大气而严谨。14幅收藏作品的展览方式有别以往,其分别呈现于14条1米宽、6米长的巨大热转印条幅之上。条幅按照不同专业方向,以不同对比色进行搭配,一目了然,颇具新意。悬挂于木质画框的140幅优秀作品,均以美术纸作为纸基呈现,与14幅收藏作品遥相呼应。不同的展现方式也体现了对于“创意摄影”定位的相符合,在保证展出质量的前提下尝试有别于传统的摄影展览。

摄影:黑蝶VS林岚

本次展览的评选工作于8月15日至18日在大沥镇举行。王郑生担任评委会主任,李伟坤任副主任,担任评委的专家学者涵盖了教育界、艺术界、媒体界、摄影界等各种不同身份,许多都是业界翘楚级领军人物,包括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树勇、大众报业集团视觉中心业务总监孙京涛、《世界时装之苑》杂志资深编辑主任李孟苏、《现代广告》杂志社社长陈永、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系教授陈晓蕙、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工作室教授姚璐,新华社中国特稿社资深图片编辑曾璜和中国摄影报总编辑曾星明等。正是由于创意摄影所涉及到的跨行业、跨学科的特殊性质,本次展览的评委构成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跨界”。评选开始之初,大家纷纷表示,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智慧碰撞之下,力争取得满意成果。为保证评选的公平公正,本次大展还特邀策展人章翔鸥,摄影家沈珂等担任观察员。

本次展览根据创意摄影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在综合征稿的基础上,尝试设立了“创意商业摄影”和“创意插图摄影”两个专业方向,吸引了不少职业广告摄影师、媒体插图摄影师等投稿参评,这一针对创意摄影作品实际应用、关注其创意摄影的商用价值的改革获得评委专家的认可。据悉,这也是国内首次设立针对职业广告摄影师和媒体插图摄影师的创意奖项。

本届大展自今年3月启动,7月31日截稿,参与人数比上届增加了30%。为进一步提升这项国内首个全国性创意摄影项目的学术品位,进一步尝试探索创意摄影的边际和分野,摸底创意摄影在国内的现实生态,本次大展除接受自然来稿外,还有针对性地面向商业摄影师、媒体图片编辑、插图摄影师等人群进行定向征稿。大展在挖掘“新人”、鼓励“新作”方面有所突破,不少近年来在国内摄影活动中刚崭露头角的青年摄影师积极投稿参与,无论“商业创意摄影方向”还是“插图创意摄影方向”,青年摄影师投送的不少作品不仅获得了评委诸多肯定,也相应地提升了大展的水准。

评选结束后,组委会专门召开研讨会,针对举办两届以来的“伯奇杯”创意摄影大展的发展前景及创意摄影的定位等展开学术讨论。评委们针对评选结果及所有参展作品反映出的当下中国创意摄影的现实生态,对参评作品的质量进行了客观评价,对创意摄影的概念、学术分野以及市场定位、市场价值等问题展开研讨。在肯定了参评作品所体现出的创意生命力的同时,评委们也提出了国内的创意摄影思维、表现手法甚至是创意理念、创意教育等层面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刘树勇评委提出,创意摄影其实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它的最终目的会直指商业用途,通过“伯奇杯”这个项目来开发中国的创意摄影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陈晓蕙评委则是将本次展览中反映的现状与当前创意教育联系起来,倡导将“伯奇杯”发展建设成为一个推动国内创意思维进步的“挖池养鱼”的工程。评委们普遍认为,未来的“伯奇杯”展览,要更着力于开发挖掘商业摄影师、广告公司设计师群体和在校大学生人群,他们的创意思维在当下是最具有代表性和最活跃的……研讨会讨论的已不只是参评作品的技法和软件的使用,所涉话题深刻且充满智慧,由创意摄影谈开去,发现更多可利用可发展的契机,让未来“伯奇杯”的发展方向更为清晰,其间的诸多论点足以引发摄影界、广告界、媒体传播界甚至是教育界更多关注与思考。评委们还就创意摄影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邹伯奇(1819—1869)是清代科学家,南海区大沥镇泌冲村人,他研制了中国第一台照相机,撰写的《摄影之器记》成为世界最早的摄影文献之一,被世人称为“中国照相机之父”。

为纪念邹伯奇的重要贡献,体现创新精神,弘扬培育“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精神,推动全国创意摄影的发展,发掘推出富有创新理念的摄影新人,“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作为常设品牌将持续举办下去。

据悉,2012“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在北京首展结束后还将在广东各地、首届凤凰国际摄影双年展等处进行巡展。

创之影,意之像

2012“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收藏作品

作者创作自述及评委评语

创意商业摄影方向收藏作品

油漆人——白 高仕源 摄

作者自述

这是一个油漆品牌的广告摄影系列作品之一,客户也是朋友,大家非常熟悉,完全让我自己发挥,只要见到美女和他们的涂料产品就可以。其实《油漆人》系列追求的是美,炫耀的是技。美不用多说,遵循一定的公式就能达到,再加一点天赋就能出彩;技的表达是作品的目的。商业摄影追求最低成本的制作把效果最大化,而这样结合高速特技摄影并且一次成形效果的画面按传统思路来完成难度极大,模特表情动作,油漆泼散的形状,关键是与模特结合点的把握和抓拍,都考验着我们这支富有经验的摄影团队,按照常理要是用真涂料往模特身上泼,模特一定不答应。这次的拍摄和制作,却避开了这些难点,先拍撞击在假模特身上的油漆,再拍按规定动作表演的真模特,全部素材严格按预想的拍摄完成后,再进行后期合成制作,只要注意保留住偶然因素形成的细节,才显得真实。

这张是希望把油漆泼成一大片花瓣一样的效果,因为液体泼出来撞击在模特身上的形状是无法精确把控的,所以只有多拍。惊喜也在不断的尝试中产生。

评委评语

作为命题创作、必须呈现油漆与美女这两个指定要素的商用摄影系列,作品着意于“漆•人”的“品相”塑造。这一幅《油漆人——白》,纵情泼洒却又收放有度地将白色油漆泼得如花、如裳;与之相应,人的动态和表情也把控得精准、得当。两者融合,表现了“当白漆撞上美女……”的动感影像,并将其定格在梦幻、灵动、纯美的意境中。

这幅技术佳作,展现了作者对素材把握、影像拍摄以及后期制作的巧思与处理技能。

——陈晓蕙

吸尘器——飞船 杨旭 摄

作者自述

商业摄影作品能否愉悦受众并且使之产生共鸣,我以为应该是衡量其优秀与否的标准之一,那么好的创意将会起到使作品符合标准的催化作用。

《吸尘器——飞船》的创意便是根据产品的外形特点重新赋予其新的概念,以此造成视觉上的联想,希冀在第一时间内抓住受众的眼球。商业摄影的一大功能性就是通过提供视觉冲击给予受众强烈的记忆还原力,作品中吸尘器的造型与科幻作品中所描绘的“飞船”有着相同流线型的美感,借用飞船的飞行姿态给予吸尘器未来感,也由此给予受众一个该产品在功能上如同未来科技产品般强大和先进的暗喻。

评委评语

该作品能够在众多参选作品中胜出已经说明评委们对它的认可。这是一件从摄影技法到表现手法都很不错的作品。从作品中能够看出作者的摄影功力与心境。但该作品还存在不小的提升空间。一幅优秀的商业摄影作品,最终赢取消费者的还是创意。透过创意准确表达商品的品牌文化和商品信息,是一名商业摄影师的职责。商业摄影要具备通过影像构成来准确诠释商品的目的。在这里,摄影技术和艺术表现是基础,摄影师对商品的理解与创意才是成就优秀作品的核心。

——陈永

整容 吉东育 摄

作者自述

当今社会,整容是一种时尚。

随着人类视觉审美能力不断进化,这小小的“面子”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

整容,是强调形式感的医学手术。如果把人比作艺术品,通过整容手术,让人的“面子”外观形式对人产生特定的感染力,由形状、色彩、结构的关系所形成的形式特征,诸如统一、工整、均衡、对称、照应、节律、黄金分割、S形、流线型,等等,诉诸于视觉后,能引起显著的心理反映,形成强烈的形式感。

我所疑惑的是,注重形式感的整容,其本质意义在哪里呢?

本人作品《整容》,是对自己所拍摄的模特照片进行如此后期“整容”,想表达的看法不仅仅是指整容业,我们这个社会有太多讲究形式感的“面子”手术,如城市改造、市容整顿,乃至我们的服务理念,等等。

评委评语

这幅作品立意很好,摄影者明显是想表达他对“整容流水线如何固化人们的视觉审美观”的思考。整容手术越来越模块化,脸上、身上某个部位如何“整”,在医学美容业都有固定的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处理下,人不再有个性,而是被分割成乐高玩具的组件,要美哪一块,就抽出哪一块在整容流水线上进行再加工。于是我们见到了越来越多的标准化“美人”,不再有环肥燕瘦的风致。

创意,先要有“意”,才能用各种手段去“创作、创造”。难得的是,这幅作品兼具了商业摄影和插图摄影的两种功能:可以做医学美容机构的广告片,有别于一般只有一个美人头的美容广告片;也可以做美容文稿的配图,引人深思。

——李孟苏

创意插图摄影方向收藏作品

残秋 摄影连环画《伤逝》之三十 唐民皓 摄

作者自述

《残秋》是《伤逝》摄影连环画的第30幅图片(全部作品共58幅)。这幅图片是后期合成的,由建筑、人像和动物等三个部分的摄影素材组成。由于原片拍摄的人像造型不甚满意,故后期数码暗房过程中对整体人像做了替换,但人像的阴影部分未作修改,白色的京巴狗是后期添加的。在后期制作中,按照整个作品系列的风格要求,这幅画面在色彩上做了减淡等调色处理,画面的非主体部分做了局部美化处理。

《伤逝》连环画的全部画面均采用了后摄影技术,没有一幅作品是纯粹在快门下完成的。所谓“后摄影”,即所有图像信息均来自于“快门”摄取的影像元素,然后通过数码技术在“鼠标”下将影像元素与美术创作技法融合,根据文学原作的内涵,将自己心中勾画的意象,像“画”连环画一样去诠释和再现出来。这是涉及摄影、美术与文学多领域的“跨界”。用摄影形式把文学作品改编为连环画,这是一种大胆的艺术探索,也是摄影表现手法的再拓展。

评委评语

唐民皓以剧场摄影(或称导演摄影)的方式为鲁迅小说《伤逝》所作的这组连环插图,会让人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流行的“摄影小说”、“摄影散文”的影像样式。通过摄影进行文学化的叙事,一直是国人对影像的一种独特的理解与诉求。而作为另一种文本的插图,摄影的难度首先在于如何选择小说当中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叙事节点;其次是这些节点必须具有影像化的可能性;还有一点是,当这些节点影像化之后,图片之间如何形成一种完整有机的叙事逻辑关系。

《伤逝》作为一部小说的独特性在于故事性薄弱,而重视情绪的深化表现,这让小说本身具有一种强烈的诗化特征。唐民皓的这组插图并没有将关注点完全落实在那些叙事性的情节当中,而是选择、穿插了许多情绪化、氛围化的部位,以虚实结合的叙事结构,通过化妆、表演、场景调度、影调的控制与后期技术调整等手段,形成了类似一部诗化电影的影像序列,不仅将原作基本的故事框架通过影像予以结构化的表达,同时亦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孤寂、伤感、惆怅的空间氛围,以符合原作高度诗化的文学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组插图显现作者对原作的准确理解与精致细腻的影像表现力。

——刘树勇

网“兜”新人才 王远征 摄

作者自述

对11个省市85所高校进行的调查显示,约69%的大学生对创业充满向往。而随着网络力量的强势,国家未来将大力利用网络增加就业岗位。综合以上背景,网络新职业成为了年轻人创业的潜力领域。网络新职业也可称为网络创业,包括技术服务(如网店装修、网络安全卫士)和直接服务(如网络钟点工、网络模特)等。

本图将“网络”这一虚拟形象,用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流行影响力的“蜘蛛侠”形象来体现。将“蜘蛛侠”的标准装扮与白领上班族的衣着打扮相结合,并将其置身于“办公室电脑桌”这一上班族最普遍的环境中,用“蜘蛛侠+办公室白领”的双重形象,表达网络新职业、网络创业的概念。画面从色彩到人物的肢体语言,都极富视觉冲击力,也更加生动地体现了“年轻人”、“创新”、“创业”等概念。

评委评语

穿衬衫打领带的蜘蛛侠、电脑桌、显示器,王远征的《网“兜”新人才》试图用最简约、最通俗的视觉符号传达网络与青年创业之间的关系。大面积的红色色调,不仅具有相当的视觉强度,而且红色所天然具有的热烈与热情,进一步强化了画面所要传达的概念。

按照我的浅显理解,插图摄影这种日益受到读者喜爱的传播方式,赖于其快速直接传达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启示,赖于其不可抗拒的视觉强度和视觉感召。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创作者首先要对所传达的概念有充分的理解,然后抽绎出这个概念的价值核心,作为视觉表达的切入点。插图摄影的视觉符号又不是生编硬造的,而是处于读者“共同经验范围内”的现实存在物,这些存在物经过创作者的选择重组,形成一种简捷明确、富有戏剧性的新关系,令人意想不到,却又拍案叫绝。

《网“兜”新人才》基本上做到了这些。稍显遗憾的是,作者所采用的三种符号之间所构成的内在关系还不够强,还不足以表现那个“新”字。

——孙京涛

背后 卞江 摄

作者自述

凡事都有两面性,当世界认为恐怖分子已经入侵美国本土的时候,恰恰美国文化也入侵了穆斯林的生活。文化无所谓对错,用平等的态度来沟通,就像一个人的灵和肉的对话,承认外在的形象,也肯定内在的自己。画面用美国国旗作为一个有着穆斯林面孔的人的内在面,力求表现一种文化的冲击与不和谐。我通过人像摄影进行后期制作,一方面要表达其中的主旨,另一方面则想达到一种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创意效果,体现创意图片的趣味性。

评委评语

卞江的《背后》是一张令人“恐怖”的图像:一个穆斯林战士自己抓开的脸,黑洞洞地露出了一面脏兮兮的美国国旗。这两个符号的异质同构非常明确地指向了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在文化、宗教、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冲突。没错,这是一张“打眼”的图像,简洁、简约、突兀,充满了对抗与戏剧性。这样的图像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它促使我们去思考在地球成为一村庄的态势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类,该以怎样的姿态,怎样的方式面对彼此。

——孙京涛

其他创意影像收藏作品

探索世界之巅 杨炽明 摄

作者自述

都市人大部分时候是忙碌、匆忙的,傍晚回家的路上穿梭在不同人群中,被遗忘在陌生的城市中,沉浸在麻木的情绪中。

一日的黄昏有点特别,厚厚重重的云雾盘踞在天空,夕阳只能剩一点点空隙,迸射一条条绛色霞彩。当我正想用钥匙打开家门的瞬间,发现钥匙宛如翻滚着金色鳞光的游鱼一样闪耀着高低起伏的轮廓,令我想起这几年每每入藏的大山巍峨伟丽的风姿一闪而过的印象。欣赏一番后暮色已经模糊起来了,天空也渐渐平淡下来,没了色彩。顿感整个人神清气爽,我急忙打开家门,先拍下一张钥匙的照片,再寻找多年以来入藏拍摄的雪山素材,将两者进行合成创作。

将钥匙和珠穆朗玛峰两元素放到一起,模拟“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在未知领域努力探索,在已知领域重新发现”的打开神秘钥匙之意。

评委评语

这幅作品是这次大展中我最喜欢和欣赏的,原因是作者抓取了生活中一件最平常的东西,将它朴素地视觉化了,非常精彩。上天给了人类一双能创造世界的手,更重要的是赐给我们一个可以产生智慧的脑子。我们见证过大气磅礴的惊世之作,不要忘了,“一沙一世界”,在细微的角落里,在我们熟视无睹的物件里,同样能找到打动我们内心的作品。这件作品看得出作者敏感的观察力,是不可多得的一件作品。

但作品的题目,我觉得有点画蛇添足之感。我们强调不要做“标题党”,非要给作品起一个堂皇的名字或者有解释功能的题目,都是没有必要的举动。如此好的作品,如此视觉化的形象,非要告诉大家你在做什么吗?不需要,因为你的作品本身胜过千言万语,即便叫“无题”也是没有问题的,他的形象已经足以说明了一切。有些时候如果非要说出来点儿什么,就薄了。

——姚璐

每片叶子都在减少地球上的二氧化碳 陈永平 摄

作者自述

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了大量消耗化石能源的时代。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工业革命后人类有了超过以往的能量消耗来支撑从未有过的生活状态,但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前的水平。

接着,科学家们发现了人类这种生活方式的副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导致的后果是地球变暖了。

地球变暖的后果可能造成南北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很快,同时威胁到了低海拔地区人们的生存,以及变暖后一系列物种的消失。

无法指望人类的生活方式会轻易改变,尤其是由奢入俭难。人类有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消耗及其带来的欲望满足,但环境似乎难以支撑人类这样的生活方式。人类有可能的弊病是,除非出现大灾难,否则很难居安思危。

面临这样的现实人类并非完全没有作为。非常简单的办法是可以多种绿色植物,让更多的绿色植物去吸收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

评委评语

陈永平这件作品的视觉构成非常简洁:一片绿叶上,镂空处理为一座浓烟滚滚的工厂。单纯的两个符号的组合,却向我们传达出两种相对应的极具冲突性的讯息:现代工业造成的污染正在毁掉我们绿色的家园。而唯有种植和保护更多的绿色林木,才能拯救我们设身其中却已孱弱不堪的生存环境。这是一个令人无奈甚至绝望的话题。一片脆弱的叶子会被庞大的充满了欲望暴力的现代化进程无情地吞噬掉,而作者的声音在这股汹涌而来的力量面前变成了一丝微弱的呼喊!简洁的画面,机智的符号选择与影像处理,形成的强烈对比,使得这一严肃的话题得以明确而有力的视觉表达。

——刘树勇

“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 鲍卫东 摄

作者自述

摄影最重要的是相机,否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研制了中国第一台照相机的伟大创举,为我们的摄影提供了精神“法宝”,带着浓浓的感激之情,我创作了这幅作品。

当我了解了邹伯奇和“他那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便催生了一种要制作一幅创意作品向他致敬的想法。所以我用了相机和邹伯奇肖像两大元素,合成创作了这幅作品。开始,我用的是老式木头相机,但缺少现代感,而且不少当代年轻新摄影人对老式相机了解甚少,于是换用了现代专业相机,通过相机显示屏上回放“照相机之父”身穿古装的照片,让这幅作品更具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评委评语

创意摄影先看“创意”,第二是视觉符号的选择、视觉符号和信息的组构,第三是摄影技术技法的完成度。

《“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这幅作品没有其他很多参赛作品繁杂,创意很简单直接,明了易读。视觉符号的选择简洁,就两件:邹伯奇和相机,组构灵巧。创作中,作者也尝试使用老式相机和当代相机,表明了作者对整个创作过程都有比较周密的考虑。如果作者在保持视觉表达简洁明了的前提下,提高摄影技术技法的难度,增加作品完成度的门槛,降低作品可复制性,则可大大提升该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商业属性。

——曾璜

水运动 蒯翔 摄

作者自述

这幅作品通过把水、人、运动三者联系到一起,来向人们传达一个理念:生命在于运动,水是生命的源泉。通过把人物的身体处理成水的形态给整个画面带来不少视觉冲击感,让人物更富动感,而我也想通过营造这样活力动感的画面来激励人们运动的热情,因为在这个繁忙的现代化都市,跑步、篮球、足球,这些运动似乎只是电视机里运动员的事情,看似很近,其实离我们很远。你是不是还在电脑面前通宵熬夜,你有多久没有汗流浃背地好好运动了?运动吧!让活力的生命之水滋润你几近干涸的躯体吧。我们不应该只坐在电视机前挺着啤酒肚羡慕那些伟大的运动员。运动吧!你同样可以活得伟大。全民健身,让现代化的都市更具活力。

评委评语

大家对运动主题的摄影作品有种期待:图片中的人物必须用身体语言很好地传达出一种能量和活力。21世纪,人们对运动的认识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不再视运动为简单的身体机能锻炼,而要在精神层面上对运动进行思考、回顾,再和身体机能有所统一。

这幅作品把人的肢体处理成“水”,带来遐想:生命在于运动,水是生命的源泉;片中水流动的状态,通透的质感,赋予人体动感,更激发观者产生运动一把、痛快淋漓出一身透汗的热情。正如摄影师在创作谈里所说:“运动吧!让活力的生命之水滋润你几近干涸的躯体。”《水运动》既体现出运动的革新精神和活力,又有时尚的审美效果,如果作为广告,能够激发观众对自己的挑战、较量,让生活充满激情。

——李孟苏

当艺术遭遇马赛克 蒋胜 摄

作者自述

今年7月份的某一天,某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新闻时,将现场展出的意大利巨匠米开朗基罗著名的雕像大卫•阿波罗生殖器部位打上马赛克,对于这一做法,众多网友表达了不同意见。

同样是人体雕塑的维纳斯(上半身裸体),在百货商店工艺品柜台出售,难道也要把关键部分遮挡起来吗?对于艺术,我们可以不懂,但不能亵渎;绝对不能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不能“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呀,更何况只是一个雕塑!如此马赛克遮掩,完全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法国史学家兼文学评论家丹纳说,一个人体就像一座建筑。他指的是人体各个关节衔接紧凑,各个部位之间有着比例上的和谐。人体天生就具备完满的对称、均衡的形式因素;有着婉转起伏的柔和线条;此外,人体是一个由众多大大小小的团块组成的、体积感很强的立体结构,所以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说:“对人体的理解应当是理解所有其他造型形式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人体是精神的载体,它给雕塑的充分表现力提供了充足的,甚至是无限的形式。

人体不单单是被作为雕塑使用最多的素材,而且人体帮助雕塑艺术走向表现力的完美。雕塑中的人体是抽象的人体。这里的抽象是指就形式上加以概括化和理想化,这种抽象和概括的目的是脱离人体的动物性生理特征,并在精神和肉体两方面排除外在现象中的偶然的特殊细节,以求纯粹地表现不受外物所役的、永恒不变的精神的丰满,按照黑格尔对古希腊雕塑的研究结论——庄重静穆的神性。

希腊人追求的是完美,他们相信人是神按照他们自己的模样创造的,所以人体是至美的;公元1820年春天,希腊米罗岛上的农民波托尼斯在耕作时发现一座维纳斯雕像,后为法国驻土耳其大使以8000银币购得,献给国王路易十八。国王将雕像转交卢浮宫保管直至今天。一百多年来,她一直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雕像。她的艺术魅力永恒无限:端庄的身材,丰腴的体态,典雅的面庞,娟美的笑容,微微扭转的站姿。这一切构成十分和谐而优美的体态。雕刻家罗丹在卢浮宫见到这尊雕像时,惊讶地叫道:神奇中的神奇!她上身赤裸,起伏变化的玉肌似丘如谷,仍不失端庄典雅与崇高优美。整个形象给人以矜持而智慧的亲切感,雕刻家确实创造了一个人化了的神。

讲分寸,重尺度,应该具体针对某些特定涉及重大的政治事件、突发的恶性事件或者血腥暴力的场面,适当的马赛克遮挡画面是妥当的。对于经典的艺术品,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多样化开放的社会,传统媒体和网络上面的公众多多少少也对艺术作品有所了解,还是能够接受得了的。媒体如此丰富,传播渠道这么广泛,人们对于人体雕塑作为艺术的化身,也会以艺术的眼光去欣赏和面对。

我的作品主以戏谑讽刺的手法,分别为两尊人体雕塑挂上了马赛克的磨砂玻璃,醒目的红色圆形禁止标志表达非礼勿视的表象,实则是对艺术品被变相篡改的现象进行抨击!

评委评语

这幅作品,作者抓住了当下我们社会上的一些“糗”事,对他们进行讽刺或者评判,很有时效性。在我们生活的社会,总会在某个时刻出现这样那样的荒唐事,有的让人哑然失笑,有的还真笑不出来。

这幅作品反映的事就发生在最近,在中国如此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件举世闻名的艺术品在电视台播放时,竟打上了马赛克,究竟是怕观者观后出现问题,还是某些人本身头脑里有了问题?有的时候愚蠢与智慧就在一念之间,社会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荒唐事。不过如果没有这些“荒唐”,却也少了“幽上一默”的源泉了……

说到幽默和讽刺,的确是艺术的一个有力武器。用好它能抵“三千毛瑟枪”。

这幅作品,大意上基本说清了,构思上仍需要再研磨一下,讽刺是要一针见血、拿捏得当的,总体感觉还是不够“狠”,所以难以叫绝。

但是,这条路子是走对了。

——姚璐

车内的那个“神”——疲劳的货车 曹志鹏 摄

作者自述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汽车普及率越来越高,流水线式教学下得到驾照的驾驶员持续增长,随之而来的事故车祸,也渐渐充斥在日常生活中。

作为一名驾驶员,我亦很想时刻提醒自己和身边的朋友,注意安全、谨慎驾驶。不愿用血腥的画面刺激感官,但又想把不安全驾驶可能会发生的后果明确表达,最后联想到了死神。不管你是从事何种职业,还是你的车技超群,只要忽视安全,车内的那个“神”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会静静地出现。

本作品为告诫驾驶员疲劳驾驶无疑是与死神同行,他们的命运将会是明天的车祸新闻。《车内的那个“神”——疲劳的货车》将在以后用组照的方式连续呈现,希望能通过图片,提醒驾驶员如果不安全驾驶,那个“神”就将会出现在背后。

评委评语

这是一张从图解概念、创意、视觉符号的选择和组构、用光、虚实的控制等都达到了一定水平的作品,特别出现在后座上的“神”,让这张作品区别于“一般的插图摄影”。

在中国这个“汽车消费王国”里,“酒驾”和“醉驾”已成为社会问题,很多“酒驾”和“醉驾”甚至与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相关连。如果作者能跨越“提醒自己和身边的朋友,注意安全、谨慎驾驶”的层面,在作品中融入政治指向、经济指向和历史指向,就可扩大拍摄场景,扩展创作空间,将该“插图摄影”样式的作品提升为评判社会现实的当代艺术层面。还有,就《车内的那个“神”——疲劳的货车》这张作品来说,可以适当提高后座“车内那个‘神’”的亮度,让作品的视觉表达更为清晰。此外,作品的视觉重心偏右,可裁去左边一小部分画面,以平衡视觉感。

——曾璜

荷之书 陈小庆 摄

作者自述

很喜欢拍摄冬天的残荷,非常欣赏它的线条、结构和水中的倒影,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表现形式。

去年冬天,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去了当地的美术馆参观书法展览,被各种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所吸引。看着眼前那些风格各异的书法和字体结构,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能否用摄影的手法将有些素材,如冬天的残荷组合成一幅具有书法风格的作品?之所以考虑选择残荷,是因为无论从线条和结构看,残荷最具有这样的特质。

有此想法后便开始着手这样的尝试。首先是素材的积累。在休息时间,多次去杭州的各个风景区寻找合适的拍摄素材,利用阴天、漫射光、长焦镜等拍摄出一幅幅具有高反差效果的残荷照片。其次是素材的整理和选取。每次拍摄后用电脑将所拍摄的残荷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具有书法的字体风格,选择合适的留下备用。第三是作品的合成。当素材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根据中国画大胆落笔的原则,将合适的素材以一定的比例逐一贴入事先选好的白框内,选择时注重素材的线条构成和形状,做到合理搭配,有收有放。最后是对整幅作品进行一些必要的微调。在完成初稿的基础上,细心收拾,对个别素材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符合作品的整体风格,并贴上同样是用残荷制成的落款章和压角章,从而完成整幅作品的创作。

评委评语

国中拍摄冬季残荷的照片我们见之多矣!且多模拟中国传统花鸟绘画小品的格局,表现某种类似“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寂寥意趣。虽时有巧思,却总不觉新鲜。主要原因在于,枯荷一直是传统国画当中极为常见的题材,以影像拟仿笔墨造型,意象近似,趣味近似,并未超越我们有关这类作品在视觉识别和价值判断上的习惯逻辑。陈小庆的作品《荷之书》,同样取冬季残荷作为影像生成的媒材,确立起我们有关枯荷的概念性认知。但他及时地中断了我们马上会看到一幅具有空间情境的绘画作品的习惯期待,他将枯荷(主要是荷梗)抽绎为穿插错落徐疾变化的线条,沿用中国传统书法的图式,构成了一幅类似狂草的影像作品。我们经常会在绘画当中看到枯荷,我们什么时候在书法作品当中看到枯荷?它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观看经验当中,但它对枯荷作为书法点线的利用和最终形成的作品又合乎书法本身的视觉逻辑,从而挑战和更新了我们的观看经验,这正是此作品出人意表之处。

——刘树勇

顽疾 郭英群 摄

作者自述

曾几何时?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忽然发现身边一下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包围。不管有用的,还是无用的,充斥着你的眼球,撕扯着你的神经,侵蚀着你的大脑。

原本宁静的生活一下变得喧嚣热闹起来,生活的环境也变得不再整洁了,各式各样的“小广告”如铺天盖地的“蝗虫”疯狂地袭扰着我们生活的城市……

最“有趣”的要数楼道里的 “小广告”了,不管你的楼有多高,单元有多少,它们都会不请自来,随时出现。洁白的墙面被糟蹋得面目全非,自家的宅门被啃食得满目疮痍……

“今天你清除,明天我准来”。这不禁让我联想起人类所患的皮肤顽疾——牛皮癣。我想:如果条件允许,某天,那些“小招贴”一定也会出现在你、我或他的身体上。对于这种疾病虽无良方可医,但也不会因疾致命,唯有一个办法——“挠挠”。

评委评语

屡禁不止、除之又来的“小广告”、“小招贴”——城市“牛皮癣”,难以治愈的顽疾。

作品直接取用“挠痒”这一极为日常的人体动态作为表现元素,一个颇为艰难的、折臂反手挠背的动作,一种指尖用力抓挠的狠劲儿,使恼人的痛痒、憎厌、无奈得以鲜明的呈现。

这样一幅叩问城市文明、公益良知的作品,有力的视觉申诉,足以牵动我们的痛痒共感。有损形象的肌肤疾患是令人憎厌的,城市“牛皮癣”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而治愈的良方,或许就在于唤醒每个公民维护公益的良知。

——陈晓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