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小安 用照片说话

AI小安是我在关注的人种@来@去发现的一个姑娘,她拍照有着女孩子的那种细细的心思,喜欢她的黑白片,干净,对比强烈。

曾经有朋友问我: 为何在数码普及的今天,依旧选择胶片?依旧记得当初告诉朋友们,自己把所有数码器材都卖光的消息时,大家都一致认为我疯了。有人断言在这条路上,我坚持不过三个月;曾经也很怀疑在这个数码的时代,用纯胶片记录生活,是否真的可行;可不知不觉也走到了如今,且更加坚定的走在了胶片这条路上。

选择徕卡,也许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是玩135胶片机的最终归宿;一个被过于神话的传说。还记得第一次捧着从EBAY拍回来的那台破破烂烂的M6,脱皮露铜,和时下的那些时髦机子比起来,它真的太不起眼。装上电池后,这几十年的玩意居然还可以测光拍摄,让人不得不佩服过去的铸造技术,在如今这个快餐时代,也许显得格外珍贵。

只是,拥有了传说中的神机并不代表你就能拍出神一样的作品,对一个习惯了数码机自动对焦,自动曝光的人来说,褪去初初拥有徕卡时的兴奋和虚荣感后,层出不穷的挫败感油然而生。是的,要习惯一切手动的日子确实是痛苦的,每每看到心仪的情景举起相机想按快门时,却突然想起快门未调;每每想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画面时,却因不停转动对焦环只为让黄斑重影叠合,而错过了那些原本只需按一下快门便可记录下的机会;每每一顿狂拍后回家冲洗出照片,发现不是脱焦便是构图偏颇,连原本最吸引自己的胶片味都显得不那么闪闪发光了。

那时经常问自己:徕卡究竟好在哪里?为何传说的神机如此难用?连一张清晰的照片都拍不出,又谈何用照片说话?那当初自己放弃了快捷的数码与强大的后期,究竟又是图什么?

与其说对徕卡失望,不如说是自己那种拥有了好相机就能拍出好照片的想法彻底破灭。

那段时期的自己时常每天背着相机出门,四处闲逛,然后一张不拍的原封不动回家。那时跟朋友聊天时谈起徕卡,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连拍照都不再是享受。可日子还是一天天的过,包里不变的依旧是它,时不时拿出来按两张,直到有一天慢慢发现自己开始习惯,开始接受,更奇妙的是开始喜欢上了它的“不方便”。

中途也买过别的胶片机,也试过更轻便的全自动口袋机,也许因为有了比较,才发现原来自己早已习惯徕卡那轻柔的快门,一切掌控在自己手里的操纵也从缺点变成了优点。这个世界的事有时就是这么奇妙,曾经厌恶的地方,如今成了最中意的理由。是的,自动很好很方便,可那是经由电脑计算的思想,不是我的。一旦习惯了全手动的操作,自己才开始深深体会其中的乐趣所在。每一次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效果,我想表达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一切都操控在自己手里,又有什么能比这个更加重要?在手动的世界里,自己成了主宰。它轻柔的几乎听不见的快门声以及微小的机震,让我拥有了更多可以在悄然无息的状态下抓住我想要画面的机会。

喜欢上它,并不仅仅因为它叫“徕卡”,而是它成了自己最信任的伙伴。曾经有人说:“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那台最适合他的机器,也许很贵,也许很平价,最重要的是对你而言,它是最顺手的。”我想对如今的自己,它便是如此,选择它仅仅是因为合适。 也唯有合适,我才能更忠于自己喜欢摄影,喜欢胶片的初衷。

有人说:摄影不难,难的是你有话想说。我想说:徕卡对我而言只是一部机器,一部我用的顺手的机器,一部让我更方便用照片说出自己想法的机器;机器永远都只是载体,照片也只是记录,仅此而已,赋予他们永恒生命与意义的,应该是我们背后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