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乱时代隐匿的相机收藏者

我们在去往博物馆的路上,高老先生继续聊起他的经历。在1966年的时候,高老先生有了份正经的工作,进人杭钢,从炉前工做起。然后那种著名的运动开始了,部队进驻钢厂,部队的领导把他叫去,要搞高炉上料自动化技术革新。但是有个难题就是电子称,由于他懂一些电子仪表,所以叫他到革新小组上班。在此以后,高老先生跟着革新小组,跑全国各地参观研究,运动也可以少参加,也没有因为”黑五类“而遭受批斗,节约下来的时间,他就关起门来弄相机。

“我从60年代开始买相机,根本不敢到公共场所拿出来的。除了老婆知道以外,就是优秀的朋友也不能透露;那时照相馆的冲印暗房属于特种行业,要公安部门特批的。当时厂里有两个小兄弟。也喜欢搞搞摄影.给几个洋兮兮的时髦姑娘儿拍照片,七传八传,就被人逮去游街了,我嘴巴紧,从来没暴露过。”

革新小组结束后,他又被派去搞太阳能——就在这时他碰到了以外,电磁开关不灵光,齿轮从右手食指轧了过去。。。。。所以现在用左手使用鼠标。

我娶了一个好老婆

半个小时以后我们来到上塘路的博物馆,高老先生说:“开车真是快啊,我周一到周五每天坐上K151早班电车,要在8准时开馆迎接客人。” 进入博物馆,第一个感觉和高老先生的家差不多,昏暗的环境,摆放着不同寻常的相机。在永和坊独自支撑这间民办照相机博物馆,若没有客人,他连一盏灯都不舍得开。高老先生:“我这里属于商业用电,所以平常没有人的时候我都不开灯,一个月下来,很贵的。也没有装空调,夏天的时候我只能开着门靠自然风来降温。”他每日让老伴做了便当,天天吃点冷饭,洗手也是拿塑料脸盆接水,细细地用,18年来天天如此。

高氏相机博物馆的门脸

高老先生的工作台

放大机和老座机

12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