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松,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出生于文化大革命开始之际。一路走来,见证了50年来中国由一个社会形态封闭、生产方式落后的国家发展到如今具有广泛全球影响力的大国的过程。对社会题材的关注,对自身经历的描述和内省,是王庆松的创作主题。他的作品一方面强调了中国社会大众对新崛起的物质财富的梦想,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中国对商业价值毫无顾忌的拥抱,以及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所带来的社会压力。
上月,王庆松作品亮相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此次展览名为《当世界碰撞在一起》,旨在通过他的影像展现现实中国不得不面对的与外来文化的碰撞而产生的尴尬状况。展览中的12件摄影作品,有些长达7米,有3件是动态影像作品,一些纪录片也同时展出,使观众可以走进艺术家的工作室,见证展览中的一些重要作品的创作过程,了解艺术家的创作经历。策展人是克里斯多夫.菲利普斯,曾在《美国艺术》杂志担任过十年资深编辑,自2000年以来一直在美国国际摄影中心担任策展人。2004年,菲利普斯和芝加哥大学的巫鸿教授一起策划中国当代摄影的第一次美国大展——《过去和未来之间:来自中国的新影像》。在菲利普斯的精心策划下,此次《当世界碰撞在一起》就像一盘加料的精致浙江菜,口味重,却不是川菜——故意辣你一下,不踩到政治的底线。
王庆松的工作方式就像一位电影导演,他经常制造比较复杂的情境,邀请众多的模特,在电影棚里进行摄影创作。他复杂的摄影棚布景和风格独特的模特组合,充满了对社会多维度的观察,具有强烈讽刺的幽默感和精心编排的笨拙感,有时画面极度夸张,使人们不禁将他和一些当代艺术家如格里高利.克鲁森、乔治.格鲁斯联系在一起。王庆松对祖国的深切感情和对经济暴涨时代的过度浪费的沮丧感交织在一起,他把今天中国新贵的品味称作“表面光鲜”的虚华;他坚持认为“我喜欢中国的文明。它提供给我无限的想象空间。今天在中国事情是一个样子,明天就变成另外的样子。”
因为迷恋着身边急剧发生的变化,王庆松并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是观念艺术,而是希望自己能像一个记者,用新闻图片带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这也是他选择摄影这种方式的原因。作为一种现代的记录信息的手段,摄影术比传统的艺术形式更贴近现实。他貌似虚假的现实,正是其吸引观众的魅力所在。
当代中国进入了一个疯狂变化的时期,甚至小到城市的每一个细胞都在不停地演变。没有人能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安全感。人们急于抓住某一种东西,来填补这种不安全的心理空洞。欲望膨胀,有时候甚至迷失了自己。生活的面孔变得荒诞滑稽,没人知道这究竟是一种真实还是假相。王庆松在他的作品中夸大了这种荒诞,他精心编排的场面有着一种似是而非的气氛,无论是庄重还是享乐。好像一张假面具,但是你知道它后面肯定有一个真实。
他较早的摄影作品中以自己的形象为主体的比较多,可乐瓶子堆砌的十字架,掀开的手机组成的蝴蝶,拥有着艳丽的颜色。颜色背后,背负这个十字架的守望者,脸上挂着不自知的痛苦。还有胸前印着麦当劳标志,穿着花条短裤,坐在碧绿的白菜叶子上的思想者,虔诚的姿态看起来异常滑稽。
中国当代艺术的各种语言形式中,可以说再没有像“艳俗艺术”这样的艺术风格流派遭受到的批评和攻击更多了。有人将艳俗艺术称作某种“预谋”的产物。也许这种“预谋”仅仅是艺术家以集体的方式的努力。客观地分析,艳俗艺术确实有它明显的社会发生根源,当艺术家试图去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某种敏锐感受并发现身边的朋友与自己有近似相同的感觉时,寻求集体的方式是必然的。也许,艳俗艺术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名符其实,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浮夸现象,讽刺了大众消费文化的艳俗心理。然而,艳俗艺术流于表面化的表象,或者说打破常规的艺术语言或多或少有一种生搬硬造的感觉。这或许也是它遭到攻击以至生命短暂的主要原因之一。也许,艺术家们过于强烈地去寻找创造力的表达了。抛开艺术家的功利心理,艳俗艺术也为我们提供了对于艺术与社会、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艺术理想、社会责任感等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和参照。在这当中,王庆松作为艳俗艺术家的代表之一,也是并不回避艳俗体裁的艺术家之一。他总是顺其自然地去创作自己的作品,并力图将自己未完成的感觉或未解决的问题处理好。
时至今日,王庆松依然是中国当代摄影的风云人物。2006年,他的5件摄影作品在纽约苏富比上拍,其中《跟我学》以318,400美元成交,成为王庆松目前个人作品的最高成交价。截止到2008年,王庆松摄影作品共上拍32件,成交了26件,成交率81.25%,总成交额为955.63万元,不能不说是中国当代摄影界的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