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之友》与鲍昆的讨论实录

《摄影之友》:在挑选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拍摄者都有很个人化的观看角度,这种基于个人的生活经验而形成的观察角度,产生了不同的视角。这种个人情感的注入,是形成不同风光作品的根本所在。

鲍昆:摄影是个观看的艺术,回到艺术的层面上,我们可以借一个心理学的词汇——移情,也可简单理解为借物抒情。绘画能非常完美地在移情中加入艺术家个人的创造,而摄影是非常物理性的东西,就是你怎么看、看见了什么、记录下什么,这就是摄影的艺术。当然你可以在曝光上、PS上做一些艺术处理,但总的特征还是在于你怎么看。

《摄影之友》:我们这次宣扬的“情感风光”是更加个人化视角拍摄的风光作品,我们希望大家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挖掘,这种情绪会让自己的角度更有主张,从而拍摄出不同的作品。

鲍昆:观看的过程就是移情的过程,风景是有表情的,也是有情绪的。为什么只习惯于去拍摄早晨和下午特定时间的景色,而且都是阳光灿烂的样子?难道雨雪风霜、阴晴变化不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吗?那些自然现象与自然中的人也是对应的:惆怅、悲伤、愤怒的情绪都可以对接起来,而不只是一味“甜腻腻”的快乐,有的作品甚至连快乐都感觉不到,只是一些色彩的罗列。

《摄影之友》:所以,只有注入个人情感,摄影作品才具有独立性和长久的可突破性。换个角度说,我们应该能够从这些作品,反观到摄影师本人,他的性格、他的观看角度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摄影师和作品应该互为“唯一性”。

鲍昆:后现代是告别现代主义形而上学的时代。这个时代崇尚艺术和个体生命经验融合在一起的感觉。相比于传统艺术方式,摄影是直接的、新型的艺术媒介,最适宜生命个体毫无遮拦地感受这个世界。取景框中的情景可以勾起个人生命经验并嫁接起摄影师的个人情感,也可以用选择性的景物无限性地展开思考。摄影师选择什么样的景物,常常是自己经验情感的流露。你选择风动的自然,可能是你一种惆怅的心情表达;你选择雨,也可能是你内心有些忧伤,就是说你能否把风景的情绪变成自己的情绪。所以,即便是最普通的风光(风景)作品也能让你反观到那个摄影师,看他是否有丰富的情感思想,或他是否只是个娴熟的匠人。

《摄影之友》:也就是说,在拿起照相机拍摄风景时,在色彩、光影对你所造成的直接的视觉刺激诱发你按下快门之外,摄影师更应该经过自己的“过滤”,让你拍摄下的风景,成为因饱含主观观看与个性化体验而无可复制的、唯一的作品。

鲍昆:摄影师在观看风景中,首先是你怎么观看,看什么样的风景,你看到的风景是不是你移情的对象,移的是什么情?其次如何在拍摄中表现自己,让你的风景主观化,让你的情绪通过一定的拍摄技巧很精彩地表达出来。不过要记住,不要让技巧干扰了你的情绪表达,为技巧而技巧是非常拙劣的。高级的风景观看,已经不是简单的生物学的反应了,比如那些连动物都会高兴的蓝天白云之类。一些新的风景摄影已经很观念化,是通过风景中那些人文化的元素看我们的历史,进入对人类文明的思考。这样的风景摄影更耐看,会给读者一个阅读的阐释空间,可以让他们展开想象和思考。

《摄影之友》:针对风光的拍摄,一直有两个很微妙的词,“风光摄影”和“风景摄影”。从现在经验性的感受来讲,那些主观情绪介入多而形成的作品多被潜移默化地归类为“风景摄影”,如果根据这个条件来判断,“风光摄影”是否就意味了减少了个人情感?

鲍昆:按汉语词义的理解,“风光”比“风景”囊括的东西要多,它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从“风景”到“风光”的微妙转换,其实是有着深刻的政治意识形态背景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风光摄影”这个摄影分类词汇,在“文革”时暂时停用了一段,八十年代又开始大规模的使用,而“风景摄影”就基本不使用了。这也是风景观看在文化上一个由个人视角到社会集体无意识的变迁。“风光”是个应意识形态宣传需要而出现的词汇,“风景”则是完全个人化的拍摄。摄影师应该找自己的角度去拍摄风光,而不是去复制别人的观看,从这个角度上说,对“风光”这个词汇,应该作一个反省。

《摄影之友》与鲍昆的讨论实录
《摄影之友》与鲍昆的讨论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