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雷烨以及像“雷烨”一样的人们

本期发刊时适逢广东省庆祝抗战胜利65周年,我们特别找到一些抗战期间的珍贵图片。拍摄照片的摄影师,在20多岁的年纪就将生命献给了抗战事业,而他仅仅是千百个在战地牺牲的普通年轻记者之一,透过他所记录的影像,让我们一起回顾前路,并对革命前辈的青春致以无限的敬意。
[box_left]

摄影师简介:雷烨(真名项俊文)

1938年,24岁的他参加革命。27岁担任冀东军分区宣传科科长。用相机记录下轰轰烈烈的对敌战争。29岁壮烈殉国。[/box_left]

在解放区,一手拿相机一手拿笔的摄影记者为数并不少,年轻的雷烨就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位。他带着相机跟随部队转战各地,拍摄下上百幅极其珍贵的战地照片。他常说“哪里战斗最激烈就到哪里去”。

从1938年到1943年,他发表不少优秀报道,并拍摄《驰骋滦河、挺进热南》(一组)、《塞外篝火》、《冀东人民》、《战斗在喜峰口》、《山岗晚炊》、《塞外宿营》、《行进在祖国边城》等很多优秀战地照片。其中,1942年他跟随转战长城以外的冀东八路军拍摄的《熊熊篝火》,成为当时解放区的摄影培训班的范例,还加印小片送往其他根据地和国外一些地方。

那时的拍摄没有望远镜头,也没有闪光设备,不能远距离拍摄战斗的场面,雷烨只能在弹雨呼啸中冲向火线,在尽可能近的距离抢拍最真实的镜头。胶卷紧缺,器材简陋,但雷烨克服一切困难,走到哪里都在坚持拍摄。他曾说:“不失时机地真实地拍摄到当前战斗的照片,不但有现实性,还有历史性,它比用笔写的通讯报道更有吸引力、说服力与感染力。”

1943年,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29岁的雷烨将一批前线照片送给晋察冀画报社,但不想随后不久就在那里遭遇了日军袭击。“ 砰砰砰”一时枪声大作、人吼马嘶,小山村已被日伪军铁桶般包围起来。雷烨一路突围不成就躲在一个山岬凹陷处,以不利的地形居高临下,用手枪朝冲上山坡的敌人射击。形势危急,雷烨身上多处受伤,鲜血直淌,直到弹竭势危。眼看敌人已一步步向他逼近,雷烨忍痛砸碎了他一直心爱的照相机、自来水笔和望远镜,不让敌人拿到任何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当敌人疯狂扑来,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后来晋察冀画报社人员清理遗体时发现一本血染的照相本,夹着雷烨的摄影作品。带着黑紫色血迹的册子,成为战友唯一的纪念,也成为新中国永恒的见证。

(本文资料来自《中国红色摄影史录》、沙飞影像研究中心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