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东城区的餐馆中 1988
在下东城区的餐馆中 1988
《 北京人在纽约》 1992
《 北京人在纽约》 1992

艾未未在纽约的十年摄影

[box_left] 艾未未

艾未未简历

1957年生于北京;1981年就读美国Parsons艺术设计学院;曾担任“鸟巢”中方设计顾问。2007年,艾未未的艺术作品“童话”参加德国卡塞尔文献展。

[/box_left] 编者按:当我看到艾未未在纽约的10年拍摄这些照片时,会被其中人的衣着、眼神、身姿所触动。艾未未没有刻意围绕某个主题拍摄,他随意拍摄的方式传递出很本色、很真诚的现实——照片中的人曾以那种方式出现过。摄影就是记录,艾未未的照片一方面提供了关于他所见的周围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提醒热爱摄影的人,记录自己的生活所见是有意义的事情,多年后回过头来你也许会像艾未未一样感觉到一种“陌生感大于熟悉感”的奇异,它不但提供记忆的线索,也向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像一面斜置的镜子反射着你,以激起你少许的反省和思考。

这些照片,是我在纽约1983年至回到北京的1994年拍摄的,前后十年的时间。那时我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总是闲着,随手拍了一些遇见的事,去过的地方,熟悉的人,我的周围的住地、街道和城市,打发每天的闲散时间。

一晃20年过去,纽约已经不是当年的纽约,下东城的东村的面貌全变,照片中的很多人已经不在世,当年常在一起的人,也早已面貌全非,不再亲近往来,不再是朋友,各奔东西。这里所涉及的人,大多并不知道有这些照片存在。今天,平淡的面对过去,它们都不再真实。既确定而又不真实,毕竟任何的现实都是变化中的事实,是漫长的时间中不确定的片刻,现在总是覆盖着过去,未来也不将理会今天。

我陆续整理出一些照片,不是为了记忆,它不重要,那段走过来的路,不必是那一条,也可能走向另外一方。那些曾认识的人,也大可不必认识,人性本身孤独,一起时或许快乐温暖,之后想起来难免可疑。我整理它们,是因为这些图像本身始终是一个真实的物质存在,那些游离在相纸上的化学物质固定一处,不再游离,在黑暗中形成了秩序。它们在我这里,它所涉及的人和事件,包括我的过去,早已不重要了。

生活在过去的50年中,很像是一片落叶,没有目的没有方向,但最终还是会落在某个角落。图片出现的方式和秩序也会是如此,杂乱无章的,有些思路好像只有混乱时才可以清晰。今天我依然手不离相机,习惯性地按下快门。应该说明的是,我既无兴趣于摄影,也不太在意所拍之物,它始终是与我的存在并行的另一个现实,每当再看到这些照片,总是发现陌生感大于熟悉感。

比尔·克林顿竞选的最后时刻,纽约 1992
比尔·克林顿竞选的最后时刻,纽约 1992
不去就是不去 1990
不去就是不去 1990
罗伯特·弗兰克和艾伦·金斯伯格 1989
罗伯特·弗兰克和艾伦·金斯伯格 1989
顾长卫画的梦露 1989
顾长卫画的梦露 1989
顾长卫在唐人街的公寓 1989
顾长卫在唐人街的公寓 1989
谢德庆 1988
谢德庆 1988
在时代广场街头画肖像 1987
在时代广场街头画肖像 1987
艾丹,行人 1987
艾丹,行人 1987
小提琴教师李牧真 1986
小提琴教师李牧真 1986
周临和猫 1986
周临和猫 1986

杜尚像 葵花籽 1983

夏夏在家 1988
夏夏在家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