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开始,我已四次深入美国西部拍摄。前三次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奇特的地貌、湖泊、森林、沙漠、雪山、化石、印第安保护区、遗址、金矿等,丰富的自然风景,让每一次的创作经历都激动人心。2007年的6月的第四次拍摄,有幸与任丰、徐沛、谢墨几位著名摄影师,还有美国纽约摄影家学会会长雷益民先生同行,更让我心跳加速,兴奋不已。宝贵的“偷师”机会、向往已久的美国西海岸线,它们让我豁出去,将哈苏H1D升级到H3D,来见证这次旅途。

美国的西海岸沿线有众多的雪山、雨林、迥异的海岸断崖、岩礁、涵洞,加上变化多端的天气,可让我尝试一些可以反映意境、氛围、心情的拍摄手法。美国西海岸给人最直接的感受是宏伟、壮丽、气势逼人,就像美国人的汽车。每当见到这些宏伟的景象,激动之余总能保持平静,想在宏伟中反映细节,在细节中表现宏伟。好像人的个性,粗中带细,细腻中体现大气。所以,为了能反映心情和气氛,在大环境里的一些小动物、植物、坏天气甚至是杂物成了主角,而真正所谓的景点成了取景框中的配角。28mm的广角镜头成了最有利的武器。主体与环境背景间夸张的透视关系,体积极小的主体甚至占到画面的三分之一,而壮观的环境也可以有很好的交代。

第一次见到海星,太漂亮了,但它们都藏在岩石缝中,复杂的岩石质地和纹路成了表现海星优美形态和颜色的最大障碍。我想把它移到海滩上,但怎么也动不了它,结果还被从小在海边长大的谢墨笑话。得到了他的秘诀后,我才很辛苦地弄到一只海星,将它放在沙滩上。但相比海星,沙子的形态还是太复杂,一定要让海星更突出一些。水,流动的海水,既简单又有动感。我将相机架在岸边,镜头离海星不到20厘米,最小光圈,近1秒的曝光时间,等海浪退下的时候按动快门。这张片来之不易,海浪上来后相机只高出海水几厘米,让人后怕。在著名的Cannon Beach拍摄晚霞,原本是的大阴天,绝望中却终于等来最后的阳光,连海滩上海浪留下的泡沫的形态、线条与风光配合的都那么完美,正反映了当时的心情。

20天的行程,从最北的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到最南的圣地亚哥,完成了我美国西部风光摄影最重要的一部分。但美国西海岸摄影题材实在太多太精彩,也许我会再花若干个20天去细细品味。

两年四次美国西部摄影之旅,驱车行程3万公里,近30个国家公园、州级公园和国家山脉。仅从摄影角度讲,美国自然景观从形态和风格上与国内风景有着巨大差异性;在看似没有悠久历史的美国文化背景下的自然风光,渗透和反映着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尊重,风光中更体现其人类生活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领略到了美国风光与国内风光所不相同的气质,美国风光摄影对中国的摄影师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作为中国人拍好美国风光便成了我近乎专一的摄影方向。

1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