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rt type=white ]4月29日,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举行展览“真实的假像”,本次展览由姜节泓和马克·纳什(Mark Nash)担任策展人。来自世界各地34位艺术家的60多件作品以声、光、电激发人们对“影像”这一概念的新想象。展览标题“真实的假像”以别字“像”来指向探讨的“图像”,亦“真”亦“假”来回应对当代影像概念的诠释。[/alert]

我们的影子将我们和现实连在一起,如此索引并佐证了我们的存在,而不像没有影子的超凡之物。在艺术里,对于影子,东西方都各有着不同的审美传统和文化认知。4月29日,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举行了展览“真实的假像”(The Shadow Never Lies)。通过对来自世界各地的34位艺术家作品的集中呈现,将“影像”作为一种概念,而不是媒介,带入公共美术馆进行讨论。此次展览由姜节泓和马克·纳什联合策展。主策展人姜节泓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的采访时提到,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影像”作为一种媒介涵盖了传统影像生产和数码技术产生的静态和动态影像,在此次展览中更加着重“影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解读,通过摄影、录像、电影、动画、绘画、装置和行为表演影像来探讨跨越各种政治文化语境的观念和审美关注。

 

韩庚佑,《标本的投影》,展览现场。

1.webp

 

2.webp

 

胡晓媛,《心梯》,展览现场。

3.webp

 

南隆雄,《火符》。日本艺术家南隆雄的作品《火符》(Fire Symbol)用蜡烛,玻璃容器,以及放大镜在展览空间的墙壁制造了关于火的投影,这种关于自然符号的洞察,隐喻象形文字对认知的语言化解读,光的符号以及影的符号辉映着距离。

 

4.webp

 

南隆雄,《木偶研究之四》。作品《木偶研究之四》(Puppet Study No.4)呈现投影的瀑布影像被运动中的百叶帘不间断地干扰,通过并置这种机械功能以及瀑布的象征角色,描绘开和关、见于不可见、此和彼的关系。

 

5.webp

 

吴季璁,《铁丝网IV》。吴季璁用铁丝,光,和屏幕,制造了一种中国文人式的山水图景,当投影循环,观众仿佛被邀请进入了一个用黑白笔触定义的无限空间。此外,水墨的精神在艺术家的其他多件作品中得到体现,跟随这种自然流动,竹子,兰花以及松树的意象符号如同柔和流动的液体,正如光影在中国书法韵律的一种转述。

 

6.webp

 

林东鹏,《一日两天》。《一日两天》(A Day of Two Suns,2016)用现成物和录像投影带给我们一个陶醉的黑白图景,水墨的美感如牧师的诗文,沐浴在可以轻易被鸟叫声打破的安宁。直到观众踏入展区,他们的阴影也将融入其作品。

 

7.webp

 

8.webp

 

邱志杰,《光书法:道路》(2006年)。用光束在黑夜的天空书写中文汉字符号,这种反写的镜像光束,使读者和相机能够看到正确的结果。长时间曝光以及艺术家身体的淡出,体现了文字的自我书写,反应当下的状态。光和时间作为摄影的实质,是一种接收,转化以及书写的过程,在这样的语境下,书法和摄影互相成就。

 

9.webp

 

安娜·卡特琳娜·多文,《就我竖着》。挪威艺术家安娜·卡特琳娜·多文(Anne Katrine Dolven)的影像装置《就我竖着》(Vertical on My Own, 2011)拍摄于冬天靠近北极圈,太阳接近地平线的地方,此时,影子和位于屏幕外的人重叠在了一起。

 

jiuwoshuzhe

 

威廉·肯特里奇,《二手阅读》,静帧。南非艺术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在作品《二手阅读》(Second-hand Reading)中使用了传统的电影动画来重建“阅读”,同时也是观看的一种行为方式,作品渗透出对书这一形式的物理展示独立于对书中知识的展示,视频中书皮展开,艺术家名字显现在有着橡皮印章的标题页,书页快速翻动,同样滚动着的背景声音,游历且游离在书页之间。

 

ershouyuedu

 

杨振中,《完美的几何形》。艺术家杨振中的新作《完美的几何形》(2016年)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一种视觉游戏,鼓励观者探索一个多维度的影像观看体验,他在美术馆入口处搭建的“纪念碑”式的装置,冷酷的金属质感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观感,把沉重的材料定向在无限的反射天空。

 

 

12.webp

 

缪晓春,《轮回》,静帧。中国艺术家缪晓春用数码方法和技术重新阐释了一些十六世纪西方艺术史的大师之作,也许在数码世界里,真实和幻象有机会统一。虚拟或真实的影像,深藏在表象之下,并只能够通过屏幕,印刷以及绘画所见,被物质化的影像,仿佛是经历不同程序通道的视觉化过程。

 

13.webp

 

 

此次展览中对“影像”的解读以各种形式被讨论和批判,给予这一话题在不同政治文化权利下多样的提问,图像之影在不同语言,历史语境下通过语言学和哲学的方式持续回应。正如威廉姆·约翰·托马斯·米切尔(W.J.T. Mitchell)所言,“到今天,我们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被数字科技溶解,在经历了数字革命的后摄影时代,我们必须又一次面对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区别,以及其本体论的脆弱性。我们需要修补阴影,但是永远都不能紧握和稳固其真实,它们依然在柏拉图洞穴里的墙壁上闪烁着。”

 

via:艺术新闻中文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