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新,生于1948年,高级修片师、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传承了最传统的修片技术,现已退休,仍对老技术念念不忘。

李新一直说眼神不好,摘下老花镜时难看清楚距离她只有两三米远的我们,现在修片不行了,但是当她坐上修片台的瞬间,再细小的白点都能被她一眼看出,并准确地填补。

[prettyPhoto  url=”http://img.fotomen.cn/2010/11/film01.jpg”][/prettyPhoto]

李新17岁参加工作时,本来想当一名纺织工人,被分配到图片社的时候,多少有点不情愿,但没想到一干就是40年。当时车间里人手不足,每个员工都是“一专多能”,显影、放大、修版、修片⋯⋯样样精通。后来,李新发现自己对于修片这个手艺产生了特别浓厚的兴趣。

老手艺

修片师看似工作轻松,不用时时坚守在机器旁边,也不用做什么重体力活,但其中的辛苦是外人不能体会的。不论白天黑夜,一张照片、一支毛笔、一只调色盘、一盏小台灯,他们默默地弯在修片台旁边,一笔一画用自己的双手让照片呈现出完美效果,很多人都因为长时间的用眼疲劳而换上了眼病。虽然辛苦,但李新心中却充满了快乐。“我们的目的是把最完美的照片交给顾客的手里,看着他们带着笑容满意地离开就觉着自己的工作没有白做。”

随着李新对于修片师的工作愈加了解,内心中的职业自豪感也越来越强烈。上世纪80年代末到上世纪90年代初,照片冲洗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这也是李新事业的辉煌期。中国图片社引进了中国第一台电脑操作的3141冲扩机,冲洗照片的速度被大大提升。“两班工人轮流倒班守在机器旁边,晚上都不能休息。那时候一个晚上我们能冲洗八万盒胶卷,虽然加班很辛苦,但是看着照片源源不断从机器里面流出来就觉得特别振奋。”

在没有电脑的时代,修片师肩负着弥补拍摄以及冲扩流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失误的重任。“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类是修补因为底片上的污点、灰尘产生的瑕疵。当时的照片还都是黑白照片,如果是白色的瑕疵,就用颜色轻轻覆盖上;如果是黑色的污点则需要我们先用刮刀把色点刮掉,然后再用颜色填补。”李新说,现在寻找瑕疵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别人看一幅照片是欣赏它的内容、构图、色彩⋯⋯而她看到一幅照片,则会用最快的速度发现当中需要弥补的小瑕疵:“虽然现在年岁大,眼神不好了,但挑照片上面的小毛病可是一挑一个准儿。这是常年工作训练出来的。”

修片师另外一项任务则是修补摄影环节造成的失误。“那个时候拍照片还算比较奢侈的事儿,如果拍的时候眨了眼、表情不好,这个遗憾就得带一辈子了。而我们修片师就可以最大限度弥补这些拍摄环节的失误,让顾客尽量得到自己满意的照片。”但如何处理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不仅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还需要很高的悟性。怎样让修出来的人物表情自然、面部不会走形,也是一门需要长时间钻研的学问。慢慢地,她练就了一手化腐朽为神奇的修片技能,一张张废片在自己手中又重新拥有了价值。

经过多年的磨练,当年那个初出茅庐、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已经成长成为一名高级修片技师,还加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

青春记忆

传统胶片行业的没落却似乎已成定局,当初的厂房被夷为平地,传统工艺车间也搬到了现在居民区里的二层小楼当中。新来的年轻人更熟悉数码照相技术,手工修版修片的工艺几乎快要失传了。李新虽然已经退休,但她的心却仍然牵挂着那张和自己相伴多年的修片台。“当年技术最高超的修片老师傅不是退休就是已经去世,现在还在坚持传统修片工艺的技师,在全国范围内也已经不剩几个人。年轻人更愿意用数码相机拍照,用电脑修片。我知道数码更先进更高效,我也愿意看到先进技术被更多地引入生产当中,但是我只希望修片这个传统的手工技术不要失传在我的手中,毕竟它凝结了我们几代人的心血。”也许对于李新来说,这些传统工艺已经不单是一种技术,更是那个白衣飘飘的纯真年代里人们充满激情、勇往直前的青春记忆。